馒头攻略网将带领大家一起认识乌梅子酱怎么突然火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 1、为什么李荣浩的《乌梅子酱》能火?
- 2、如何理性看待《乌梅子酱》这首歌爆红这件事?
馒头攻略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为什么李荣浩的《乌梅子酱》能火?

去年11月,当CICI第一次听到李荣浩《纵横四海》专辑的先行曲目《乌梅子酱》时,就觉得这首歌能火。
作为一名深谙平台推歌逻辑的音乐从业者,她认为《乌梅子酱》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一种抽象的感情具象化了,“没吃过乌梅子酱的人,一听到这个词就能感受到先酸后甜,接近初恋的感觉。”
配上李荣浩和杨丞琳的故事,这首歌对听众“甜”的更直接了。
网易云音乐最高赞和第四高赞的评论都是去年11月留下的,分别是“老李头,结婚后净搞这些甜甜的歌”和“全世界都知道杨丞琳唇膏是薄荷味的了”。
“火”在慢慢烧。1月9日,周杰伦签约的歌手、《点燃我,温暖你》的“小六子”曹杨在抖音发布了《乌梅子酱》翻唱,点赞量迅速往上攀升,至今已突破百万点赞。
翻唱博主小酥告诉毒眸,1月15日左右,提供消音伴奏和副歌歌词的博主@废物咯 就发布了《乌梅子酱》的消音伴奏,这类伴奏和模板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合拍模板,前后也有不少同类博主跟进。“这些博主基本是风向标,有些爆款歌曲你回头看,他们可能早一个月就发布了。”
到了2月份,歌曲中的甜被提炼、放大。抖音上出现了“夹子音”甜妹的演唱,女孩儿们用种种拍法释放着“甜”,最受欢迎的是点赞接近200万的@范芽芽,倚在一个肩头上甜甜演唱。如今不少博主也会在发这首歌时表示,“@你首页的夹子音吧”。
这种提炼和放大,是短视频的固定玩法。这是音乐日益嵌入短视频的结果,在乐评人、音乐制作人邹小樱看来,如今的音乐更多的时候被作为背景音存在,“听歌在刷短视频面前,是一件小众的行为。”
作为背景的抖音热曲,自然要和视频主体适配,去承载一种玩法,或者共同的情绪。
比如《孤勇者》的走红离不开B站UP主们用来剪辑竞技体育相关,和去年疫情期间对医疗人员“逆行”的赞美视频;队长那句“爱意就像大雨落下”匹配不少CP唯美的爱情,《热爱105℃的你》则是粉丝对偶像满满的表白。
这些情绪能被大众识别,有时也得益于与同期歌曲的风格差异。“你看2月飙升的歌,《我们的歌》《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都好‘惨’,把《乌梅子酱》衬得更甜了。”CICI认为。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好运
如何理性看待《乌梅子酱》这首歌爆红这件事?
最近,李荣浩的这首《乌梅子酱》太火了。
截至2月21日,这首歌霸榜了QQ音乐、网易云音乐的热歌榜和热搜第一位,其中QQ音乐同时收听人数超过13w,收藏人数超过300万。这首歌在短视频平台也非常受欢迎,抖音单平台的播放量超过15亿,是一首名副其实的爆款。
但流量袭来的同时,也给李荣浩带来了很多争议,说歌词“没文化”、“神曲”、“土”。
李荣浩曾经说过,“音乐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有你喜欢和你不喜欢”的观点,也为他招来了更多的质疑。以至于,李荣浩当天又发了条微博解释,说自己也有不喜欢的网络歌,也有不喜欢的唱片歌,但是个别人给他升华成了推崇网络歌曲。
毕竟,唱《惊雷》的MC六道,也说过“音乐没有高低之分”的类似观点。
但其实两者有本质不同,MC六道是为了给《惊雷》洗白,李荣浩更像是为“网红神曲”正名。
严格来讲,就个人层面来说,李荣浩的这个观点没什么大问题。
有的人就是一辈子都在听《求佛》《那一夜》这样的歌,一辈子都没听过平克·弗洛伊德,也没接触过古典乐。
但问题出就出在,李荣浩把微博当朋友圈发了。当对话的场景发生改变,公众自然有了多方面解读的权利。
回到《乌梅子酱》这首歌,主歌写得很别致,真正下沉的“神曲”不会这么写;副歌朗朗上口,有种小情侣夏天喝着汽水吹着风的甜蜜,我听两三遍就已经会唱了。
所以,个人觉得《乌梅子酱》没那么差,甚至可以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流行歌。
李荣浩是拿过金曲奖最佳新人的,他的创作才华已经被唱片工业认可过。虽然被调侃是中国John Mayer,但他是有写好旋律的天赋的。
同时,他也非常懂市场的音乐人,《李白》《模特》《年少有为》《麻雀》都非常火。他在采访中也说过,最讨厌的歌都是自己最红的歌,《李白》又土又难听。
不管是不是凡尔赛,至少证明,他是知道什么样的旋律更容易被大众听懂,歌更容易火的。
而目前对于《乌梅子酱》的争议,就是因为这首歌太“好”听了,或者说在迎合大众的听感,是在向下兼容。
这让我想起之前李宗盛大哥提过的“猪食论”,意思是说,这些爱听音乐的人,你喂他猪食,它就变成猪。你只喂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远这样子。这个观点,强调了创作者有提高听众审美的责任。
但同时,他也提到,在他的信仰当中,歌没有好坏,不是一个工厂作业员的心灵就比一个大学教授的心灵来得不值得满足,每一颗心灵都需要不同的歌来满足。
所以《小苹果》也没问题,问题是在偏差。如果大家都看到《小苹果》能挣钱,所有的人都来做《小苹果》,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好的内容、好的音乐,其实是全民审美的结果,离不开创作者的才华,也离不开受众的用脚投票。
我们所有人共同决定了整个华语乐坛的样貌